近年来,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主动对接区域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专业链对接区域产业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每年组织大学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青鸟计划”等志愿服务;开展红色文化、劳动教育文化、“电商助农”等活动;“互联网+教育”用职教点亮人生,帮助更多农民群体提升学历和职业技能水平,实现出彩人生;参与山东舜耕九州红色教育乡村研学示范区建设项目,打造美丽乡村;对接章丘区农业农村局,完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规划,同时还涌现出了一大批带动当地农民共同致富的优秀毕业生代表。2022年10月,学校获批济南市教育局“济南市乡村振兴示范校”荣誉称号。
初心如炬,使命如磐。学校锚定职业教育发展方向,深入推进办学质量提升和内涵建设,聚焦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对接山东省“十强”产业和济南市“十大千亿级”产业发展,重点建设智能制造、新基建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新型建筑工业化四大新工科专业群,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打造职业教育样板和标杆,争取从全国“试点”走向全国“示范”。
“民族要振兴,乡村必振兴”。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学校团委积极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依托工科专业优势,重点开展科技支农等专题活动。2022年8月17日,学校志愿者团队来到驻地章丘区绣惠街道水发集团智慧农业大葱产业园提供技术服务与支持,检测维修柴油发动机16台、农用拖拉机3台、农用收割机1台,有效降低了农民的经济损失,充分发挥农机生产作用,保障了农机设备的良好运行,切实提高基层群众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让群众真正受益,为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贡献青春力量。
2022年10月,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了2022年首届全省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评选结果,由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孟宪勇、王连友、纪元翠指导,学生李欣雨、刘浩、张宇、杜玮、于欣芮、杨福滋六名同学主讲的《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思政课脱颖而出,被省教育厅推荐至教育部参加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评选。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以三涧溪由穷到富、由乱到治、由脏到美,实现沧桑巨变为缩影,成为我国万千乡村治理转型、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诉求的生动注脚。三涧溪今非昔比的巨大变化,展现了我国乡村振兴取得的伟大成就,同时也引发新时代山东工程大学生利用自身所学致力乡村振兴,在伟大事业中绽放青春梦想的励志故事。学生李其晓毕业后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投身农村,扎根基层,服务人民,以奋斗彰显青春底色,让乡村成为学子们施展才干的广阔舞台,实现理想抱负的逐梦之地。
党建领航聚智赋能,蓄力激活发展动能。为持续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推动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2020年7月,学校与三涧溪村签约,建立“思政教育实践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一堂堂生动鲜活、直击人心的党史学习教育,让广大师生坚定了始终不渝听党话、永远跟党走的决心,鼓舞了青年学生的精神斗志,实现了思政课与时代同频共振。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学校党委书记孔祥云、校长吴梦军等领导多次赴三涧溪村开展实地调研考察,切身体验乡村振兴的时代风貌,表示将不断拓宽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路径,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奋力开创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的生动实践中,一幅幅真抓实干、主动作为的热烈场景时时让人感动着。“把乡村振兴战略有力落实在思政大课堂,展现师生员工踔厉奋发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果敢实践,攒足力量担当,凝心铸魂,共育未来,让‘火热实践’与‘火热青春’撞满怀,在真抓实干中锤炼工作作风,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校长吴梦军如是说。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召唤新作为。学校全体师生牢记心中信仰,把力量源泉转化为心灵抵达,把初心和使命镌刻在勇毅前行的征程上,立德树人,铸魂育人,融入乡村振兴时代浪潮,把思政课开在广袤大地上,盘活职教资源,赋能乡村振兴,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职教力量。
(通讯员 刘太山)
学校党委书记孔祥云、校长吴梦军率队考察三涧溪村。